最新目录

82岁完成3次海洋深潜的院士:如果科学家不到一

来源:海洋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3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?大家好,我是甄女士。 1978年,一位叫汪品先的中年科学家在法国的科学考察晚宴上,遇到了一位外国科学家。 他问汪品先,“你知道深潜吗?” 汪品先摇摇头。 他接着说:“深潜可

?大家好,我是甄女士。

1978年,一位叫汪品先的中年科学家在法国的科学考察晚宴上,遇到了一位外国科学家。

他问汪品先,“你知道深潜吗?”

汪品先摇摇头。

他接着说:“深潜可有意思了,上天很吵,但下潜时特安静,海底各种颜色的海百合特别漂亮,你一定要去看看。”

那天,深潜这个词便深深的刻在了汪品先的心里。

但他知道,我国此时根本没有实力将科学家送入海底。

直到1999年,汪品先终于来到了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口,准备奔赴南海。

临走前,他对握着老伴的手说:“我这次能活着回来,就算赢了!”

结果,汪品先不仅活着回到了祖国,更是带领中国科学家赢得了南海科学研究的主导权。

那一年,汪品先62岁。

1936年,汪品先在上海出生了,那个年代,汪品先不但没有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越环境,反倒饱受战乱的折磨。

在他只有8个月大的时候,父亲就在逃难的时候去世了,只能靠着母亲一个人拖拉着三个孩子一边逃难一边过日子。

到了上小学的时候,因为学校旁边就是日本兵的营部,门口一直有日本宪兵扛着枪把守,行人走过一定不能将两手插在裤兜里,不然就可能“挨枪子儿”。

所以直到现在,汪品先依旧没有手插裤兜的习惯,并且这种时代的耻辱感一直深深的刻在汪品先的心里。

24岁那年,汪品先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,但等他学成回国后,恰逢上世纪50年代末“全民找矿”的热潮兴起,上海也同样也想在海上找矿。

就当汪品先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,时代的洪流让他感到无力。

可他依旧没有妥协,他和同事一起起草了有关建立海洋地质系的建议,幸运的是,组织上采纳了他们的建议,一年后,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招收海洋地质系本科生。

地质系成立了,但学校连一条小舢板都没有,根本没有条件带着学生们去探索大海,更别提找石油了。

于是,汪品先只能到处找人,找出黄海的船带回一点海底泥巴,然后跟学生一起用吃饭的大搪瓷碗将泥巴泡开,然后在厕所的自来水龙头下淘洗,在一台勉强可用的显微镜下观察。

就这样,汪品先带着学生们开始了海洋研究的第一步。

二战之后,美国开始了深海研究,随后欧洲、日本也紧随其后,这让深海钻探、深海深潜技术相继出现。

最关键的是,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,而可燃冰中碳的储量超过了目前全部矿物燃料的总和,有希望成为未来能源的主体。

但这些技术在当时的中国看来,无疑是天方夜谭。

而此时,汪品先也到了退休的年纪,但深海的科学奥秘始终让他无法割舍。

1997年,国务院批准参加国际大洋钻探,而汪品先的南海钻探建议书在国际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,他终于有机会登上钻探船。

1999年2月11日,汪品先来到了美国“决心”号大洋钻探船,在临走之时,他对老伴说:“我能活着回来就算赢了。”

因为汪品先知道,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上过船,在当时的船上他的岁数是最大的,就连经验老道的船长也没有他大。

他说:“当钻探船从澳大利亚西部启航驶向南海时,我在甲板上感慨万千,感到自己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地质学家。”

那一次的深海钻探,让汪品先完成了第一个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,取得高质量的连续岩芯5500米,为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研究取得了3200万年的深海记录。

从那之后,汪品先对海洋更加好奇了。

2018年,汪品先82岁,他在9天内完成了3次南海下潜。

当时,很多人都不同意汪品先下去,因为下潜对于年轻人都十分危险,更何况是82岁的老人。

然而汪品先说自己非去不可,他说:“我不想指责谁,只是想做出一个样子,我能下去,你为什么不能下去?一个海洋科学家,怎么可以不出海?在国外,项目开始时主持科学家一定要到位的,老师通常亲自采样,后面才交给学生,而不是反过来。如果科学家不到一线,单靠学生采样,那我们起步就输了。”

因为船上的条件十分恶劣,团队的人都想着给汪品先开“小灶”,做一点特殊照顾,可这些都被他一一拒绝了,他不仅像年轻人一样在船上爬上爬下,在巨大的风浪前依旧坐在电脑前坚持工作。

文章来源:《海洋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hyk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31/639.html



上一篇:一路走好,彭士禄院士骨灰今日撒入大海
下一篇:挺进!向星辰大海深处!

海洋科学投稿 | 海洋科学编辑部| 海洋科学版面费 | 海洋科学论文发表 | 海洋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海洋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