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目录

与陆地有着生命之约的海洋龟类

来源:海洋科学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1-1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由于人为原因,海龟数量急剧下降,躲过了恐龙的海龟,能否躲过人类的掠杀呢? 海龟是海洋龟类的总称,所有龟鳖目动物中唯一生活在海洋的物种,包括海龟科和棱皮龟科。全球现存

由于人为原因,海龟数量急剧下降,躲过了恐龙的海龟,能否躲过人类的掠杀呢?

海龟是海洋龟类的总称,所有龟鳖目动物中唯一生活在海洋的物种,包括海龟科和棱皮龟科。全球现存的七种海龟为蠵龟、绿海龟、玳瑁、棱皮龟、丽龟、肯氏龟和平背龟,除了后两者以外均在东南亚产卵繁殖。

海龟是比恐龙还古老的动物,原本生活在陆地上。一亿多年前,为了躲避恐龙,它们从险象环生的陆地走向波涛汹涌的大海。然而陆地似乎不想让它们离开,提出了交换条件。于是,尽管海龟已经进化出在海里憋气、游泳、捕猎、睡觉的本领,漂泊于潮汐和洋流之间,还是会千里迢迢返回陆地产卵,而每只海龟宝宝,也都在地下出生。

蠵龟

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

蠵(xī)龟又称红蠵龟、红海龟,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大西洋、太平洋、印度洋以及地中海。多栖息于大陆架一带,经常出没于珊瑚礁中,也进入海湾、河口、咸水湖等地。在中国南海、东海海域有分布。

蠵龟平均长度100厘米,重量大约135公斤。大的个体长度可达280厘米,重量450公斤。背甲棕红色,有不规则的土黄色或黑色斑纹,腹甲色浅,呈柠檬黄色。四肢背面亦为棕红色。颈背色深,眼大,虹膜及眼周棕黑色。

蠵龟主要捕食底栖或漂浮的甲壳动物、软体动物、特别是头足类动物、水母和其他无脊椎动物,偶尔吃鱼卵,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。喜欢在珊瑚礁、大陆架或是长满褐藻的浅滩中觅食。

掠夺性的乱捕滥杀,滥挖龟卵,是蠵龟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。

绿蠵龟

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

绿蠵龟,又称绿海龟、青海龟,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中,即约南北纬度20℃等温线之间的海域。绿蠵龟的主食为海中的海草与大型海藻,因此体内脂肪累积了许多绿色色素,呈现淡绿色,也因而得名。

绿蠵龟长度90~125厘米,重量68~150公斤。外被扁圆形的龟甲,头和四肢露在壳外,无法将头完全缩进壳内。背腹扁平,茶褐色或暗绿色,上有黄斑,盾片镶嵌排列。四肢桨状,覆以大鳞,前肢长于后肢。头部略呈三角形,吻部短圆,上颚前端不呈钩曲,下颚略向上钩曲,颚缘具强锯齿。

成熟雌性绿蠵龟多半在人烟罕至的沙滩上产卵。它们对栖息地的忠诚度很高,在认定栖息地之后,无论离开多远,绝大部分绿蠵龟会回到原来的栖地进行繁衍。但是,如果产卵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或改变时,都会使绿蠵龟被迫放弃原先的产卵沙滩,重新找寻更适合的繁殖地域。

刚孵化的稚龟,背甲直线长约四到五厘米之间。背甲主要是黑色,腹部背甲边缘和鳍缘是白色。

成年绿蠵龟因体型大、背及腹甲坚硬且游泳速度迅速,因此,除了人类之外,几乎没有什么主要的天敌。但小绿蠵龟的天敌却是非常多,在陆地有各种沙滩上的动物,如:家畜、沙蟹、浣熊、红火蚁、蛇、勐禽等都会对小龟进行攻击,在海中则有各种肉食性的鱼类。小绿蠵龟在第一年的死亡率很高,研究资料估计,只有约1%的小绿蠵龟能够长大为成龟。

在人为干扰方面,产卵栖地的破坏包括骚扰产卵母龟、不当挖掘龟卵、捕捉小海龟及不当的建设开发、挖取沙滩沙石移作他用、岸上灯光设置等都对它们繁殖有巨大影响。不当渔法造成海龟混获问题严重,使得每年死于误捕的海龟不计其数。

玳瑁

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

玳瑁,别名瑇瑁、鹰嘴海龟、十三棱龟等,主要分布于印度洋、太平洋、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。

玳瑁长度大约100厘米,重量80~100公斤。部分大的个体长度可达1.7米,重210公斤。

玳瑁最明显的特点是其上颚钩曲尖锐如鹰喙般,这也是其俗名之一“鹰嘴海龟”得名的原因。椎盾和肋盾加起来是13块盾片,组成了背甲的主体,俗名“十三棱龟”就是根据这个特点命名的。躯体后部的缘盾往往重叠,呈现出锯齿状边缘。

玳瑁生活在广大的海域中,其最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,而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,而且珊瑚礁中生活着其最主要的食物——海绵,而这些海绵中的部分物种对于其他生物来说是剧毒且致命的,所以玳瑁肉中往往会含有致人死亡的高毒性物质。

而且由于海绵中通常含有大量二氧化硅(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),因此玳瑁是屈指可数的能够消化玻璃的动物之一。它们的食物还包括栉水母、水母、海葵、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。

文章来源:《海洋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hykxzz.cn/qikandaodu/2021/0119/445.html



上一篇:小小鲸岛
下一篇: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海洋科学学科发展态势及其前

海洋科学投稿 | 海洋科学编辑部| 海洋科学版面费 | 海洋科学论文发表 | 海洋科学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海洋科学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